新华社图文报道新中国“双百”人物、888集团杰出校友罗健夫

    2011年2月15日,新华社以《双百”人物中的共产党员:罗健夫》为题,报道了888集团杰出校友罗健夫的先进事迹。报道发表后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新华每日电讯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北京青年报》、《中国日报》、《光明网》、《新民网》、《凤凰网》、《中国新闻网》、《求是理论网》等近百家媒体对该文进行了刊登和转载。媒体纷纷以“图形发生器之父”、“知识分子楷模”、“感动中国人物”、“贡献突出却英年早逝的科技工作者”等字眼,评价和缅怀888集团这一杰出校友。

    罗健夫1956年考入888集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,学业成绩优异。1960年毕业后,先后在西北大学、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、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。1969年,他主持了国家空白项目——图形发生器攻关。1972年和1975年,他先后研制出第一台“图形发生器”、“Ⅱ型图形发生器”,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。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,他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,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。

    他以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,身体力行,忘我工作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,颁发奖金也分文不受,被同事誉为“中国式保尔”。在一次调试设备时,他突然病倒,经诊断为晚期淋巴癌,1982年6月16日医治无效去世,年仅47岁。1983年,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。2009年9月14日,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。

    新华社全文报道如下:

 

双百”人物中的共产党员:罗健夫

2011年02月15日 11:50:57  来源: 新华网

 

  新华网西安2月15日电(记者段博)图形发生器,这个今天早已被淡忘的普通电子设备,却承载了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一段辛酸历史。如今这个不起眼,甚至显得粗笨的“大家伙”,早已被先进的CAD技术取代,但在30多年前,它的研制成功为航天电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,镌刻着一位英年早逝的科技工作者的名字——罗健夫。

  罗健夫生前是原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(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)一名普通工程师。虽然去世了,但是他所凝聚的航天精神却代代相传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副院长、771研究所所长张俊超说:“罗健夫对本职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,为航天科研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,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

  图形发生器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制版设备,没有它,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乎不可能。1969年担任图形发生器任务课题组组长时,34岁的罗健夫对这一领域十分陌生。面对国际封锁和当时国内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动乱,科研环境十分艰难。

    研制图形发生器需要电子线路、自动控制、精密机械、应用光学等多方面知识,而罗健夫大学学的是核物理,只能一切从头学起。接到研制任务后,罗健夫一头扎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,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。

    年近八旬的胡培德老人曾任罗健夫所在车间的党支部书记,他对记者说:“为了能够看懂英文资料,罗健夫又自学了英语。在当时那种闭塞的环境下,又赶上‘文化大革命’,从头学一门外语,难度可想而知。”

  1970年,罗健夫领导的科研组也受到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冲击。攻关组白天得参加“革命”运动“改造思想”,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搞科研。当年和罗健夫同在非标准设计组的同事蔺振声说:“他这种身处逆境仍然投身科研工作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大家。”

  1972年,历时3年,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,中国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图形发生器。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。3年后,性能改进的Ⅱ型图形发生器研制成功,为研制大型集成电路微处理机奠定了基础。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。

  1981年10月,正当罗健夫积极投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,病魔却向罗健夫袭来。但为了Ⅲ型图形发生器能早日投入使用,他以惊人的毅力,一直坚持工作。1982年2月,他被确诊为“癌症晚期”。面对这样的沉重打击,罗健夫要求医生不要将病情告诉家人。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手头的科研工作不能停。领导让妻子休假照顾他时,他表示:“自己因病已经影响工作了,妻子不能再耽误公家的事。”

  除了工作,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别人。面对绝症,他看得很开,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:“你们现在就可以在我身上做实验,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,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,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。”

  “面对荣誉和奖励,罗健夫想得最多的总是其他同志。”胡培德对记者说,“在Ⅱ型图形发生器申报国家科技成果时,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。1980年和1981年两次评定高级职称时,他都没有申报,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够。”

  面对职务、名利,罗健夫看得很淡。他甘愿当“普通一兵”,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。他说:“作为一名党员,自己搞技术比当领导更合适。”

  1983年2月,罗健夫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。虽然47岁英年早逝,但在我国的图形发生器历史上,却永远地写下了罗健夫这个名字。

  2007年罗健夫逝世25周年,711研究所为他塑像,号召新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罗健夫忘我工作、勇于攻关的精神。

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> 党群工作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怀念旧版 English